《真愛收信中》(《THE GUERNSEY LITERARY AND POTATO PEEL SOCIETY》) 電影觀後感
上映日期:2018/06/01
導演:邁克紐威爾(Mike Newell)
演員:莉莉詹姆斯(Lily James) 、 麥可俞斯曼(Michiel Huisman) 、 馬修古德(Matthew Goode)
類型:愛情、劇情
片長:2 時 4 分
雷諾瓦 《View at Guernsey》(根西島景觀) 1883 年
故事背景在二戰剛結束、位於英吉利海峽上的英屬根西島
一般如我會以為二戰時,只有孤懸於歐陸外的英國凜然不侵,不被德國占領,這確是大致的真相。其實位於英吉利海峽靠近法國海岸線的根西島(Guernsey),也是英國的皇家屬地之一,而在二戰時曾被德國強佔,其上的英國島民也深受被敵人奴役迫害之苦。
在英倫海峽間,散布了大大小小的島嶼,稱為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當中以根西島(Guernsey)和澤西島(Jersey)面積最大。
本片劇情的主要舞台是在二戰終結不久的根西島。根西島在1940年左右被德軍佔據,只有諸如小孩等先行撤離、歸返英倫本土;其他不少島民則在生離死別下繼續留在島上,遭受敵人暴虐的統治。除行動無法自主外,物質的困窘亦是十分令人難以承受。德軍將根西島所有的豬拿去餵養歐陸的軍人,命令居民只能種植馬鈴薯;可想而知,「肉」的質感和香氣已是島民無法碰觸享受的夢中佳餚。長期精神的抑鬱加上物質的匱乏,使人不似人,彷彿行屍走肉。
伊麗莎白·麥坎納和「根西馬鈴薯皮派文學讀書會」救贖了男主角等島民
伊麗莎白·麥坎納小姐的主導下,邀請了男主角—道西·亞當斯等人共享秘密偷藏的烤豬肉,讓絕望消沉到極點的受邀者飽餐一頓;而也因餐會縱情歡祝而違反是時的宵禁下,意外使「根西馬鈴薯皮派文學讀書會」憑空出現。而初始瞎掰的讀書會卻將道西等人凝聚一起,紛紛開啟眾人手上那把通往圖書王國的鑰匙,一發不可收拾的將大家帶領、沉浸於書籍的潤澤瑩輝裡。戰爭使人身心俱疲、冤苦無處可訴,但書確是光明希望、是良藥美食、是甘霖雨露,撫慰了島民滿腔的孤絕、貧乏、愁悶與淒苦。
男女主角因書相愛,以心相許
女主角—茱麗葉·艾許登的舊書為男主角所拾獲,道西憑著朱麗葉於書上親筆所寫的住址而與之聯繫,遂展開二者一來一往的魚雁交游。透過書信,茱麗葉愈覺得心靈與道西十分投契,也對根西馬鈴薯皮派文學讀書會產生好奇與興趣,於是她放下身邊種種冗務,從倫敦出走,至根西島一探究竟。日後男女主角千里一線牽的姻緣可說大媒人是「書」,書串連起倫敦與根西、英倫都會與離島兩端天差地遠、心靈卻相繫的男女。
男女主角千里一線牽的姻緣可說大媒人是「書」
戰爭帶給人沉重的心靈桎梏,尤其「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與成見」更是無法磨滅的傷害
敵與我除了軍事上的廝殺,最大的撕裂與傷害是砌成民族間深濃且難以淡化的敵視仇恨。人間本來沒什麼是絕對的對錯或需壁壘分明的,但一遇上戰爭,便可將難以釐清的恩怨情仇簡化到只有我方或敵方、正面或反面;所以若還有別種關係的建立,那只能犧牲泯滅於戰亂這股滔滔洪流下,得不到任何理解與支援。
戰爭只看到殺戮、生離死別、破壞;無暇細緻的顧及世事的複雜面。帶給大家飽餐一頓與溫暖、且身為讀書會會長的伊麗莎白·麥坎納很不幸地犯下致命的錯誤,她與一名德國軍醫相愛,日後也要為此付上代價,某些人的不理解與傷害將她帶上坎坷滅絕的命運旅程。
與二戰相關的影片為數甚眾,本片的特殊與優點何在
一、全片時間進行主要是在二戰後,前後或中間有時會有倒述、追述的部分;雖不似他片直接將故事設在戰爭時的血腥破壞來得震撼視覺與人心,但戰爭帶給人的陰影與傷害,本片力道之深絕不會下於前述的電影。
二、被占領者的孤絕、痛苦,無論肉體與心靈上的折磨,本片有感人具體的演出與呈現。譬如當香噴油滑的烤豬呈上筵席,演員流露出渴慕非常且難以置信、身處夢幻的眼神與表情時,就給我們觀者十分深刻的印象,傳遞我們是時島民那樣久未飽餐的饑饉窘況。
三、相關戰爭片,有的強調音樂的力量,如《亂世有情天》(《Suite francaise 》)、《愛樂時光》(《Wunderkinder》);有的講述藝術畫作對收藏家屬的意義,如《名畫的控訴》(《Woman in Gold》)……而該片特別提出「書籍」給人的撫慰光明面,是人類的避風港。
筆者最近才看過一則新聞。阿富汗有一名女子,將公車般大小的車子布置成到處流動的兒童圖書館,她認為自己的祖國飽受戰火摧殘,似乎看不到希望;若能讓孩童透過書籍感染知識文化的豐富有趣,對人生還有寄盼與想望,這就是她貢獻、服務的主要目的。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到處移動的巴士圖書館,給予孩童一個閱讀的天堂。
是啊!何其不公也不幸,還有不少地方遭戰火塗炭,看不到春天。不論是書籍、音樂、藝術,這些似乎無用的東西其實卻努力、大方的資助我們度過自己、他人、或國家社會加諸我們的重擔與苦難。當人類尚有溫情、能彼此取暖;還能沉浸想像、享受文化的滋潤,那證明我們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絕對還有熬過寒冬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