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響人生》觀後感
導演:水谷豐
演員:水谷豐 、 北乃綺(Kie Kitano) 、 清水夏生 、 西川大貴 、 前田美波里 、 岸部一德
類型:劇情、音樂/歌舞
片長:2 時 15 分
圓一場大家的美夢—踢踏舞最後的告別公演
頂尖劇場的經營者—毛利喜一郎(岸部一德飾)邀請昔日劇場重量級、踢踏舞界的傳奇天才舞蹈家—渡真二郎(水谷豐飾)重返舞台,為其效力;盼渡真二郎能執導最後一場告別公演,替大家圓夢,為即將結束營業的劇場畫下完美的句點。
早期因演出遭致意外傷害而退出劇場的渡真二郎,起初並沒有意願復出,然或之前合作者的再三鼓舞,年輕舞者的表現與熱忱,自己內心未淡卻的舞蹈夢等等驅使,渡真二郎決定以踢踏舞前輩的姿態,為舞蹈的傳承、命脈、大家的夢想而堅持,奮力一搏!
毛利喜一郎(右)前來勸說渡真二郎(左),盼其重返劇場執導,大家再好好做一場舞蹈美夢!
不要草率的告別演出
似乎已被酒精纏身而失去鬥志的渡真二郎一旦燃起熱情,又恢復了雄心壯志與對演出要求高水準、超完美、一絲不苟的嚴苛姿態。他向毛利喜一郎表示他「不想要草率的告別會」,「不找當紅的人,要找一心往上爬,充滿野心和能量的新人」,「美術、燈光皆要找一流的人」……從渡真二郎的要求與信念裡,我們發覺專業的藝術工作者對其領域的嚴肅態度,也明瞭「熱情」對表演工作者的重要性。完美的技術加上熊熊燃燒的熱情,才能成就藝術上的不朽境界!
在「甄選會」的現場,渡真二郎以拐杖敲椅背、打節奏,透過各種速度、強弱、不同步法且持續長時段的練習,試圖篩選出無論在專業能力、鋼鐵般體力與毅力上特別傑出的舞蹈人才。
甄選會上渡真二郎奮力敲擊節奏,想挑選出有絕對毅力又專業的舞者。
要虔敬的面對藝術,舞蹈是騙不了人的
劇場演出是團隊工作,所以該片也各自刻畫了一些要角的生命與心路歷程;隨著劇情的開展,無論是劇場的經營,或是各個舞者都遭遇到困境,有集體與個體皆要解決的問題。其中一位重要的年輕男舞者—阿誠(清水夏生飾)面臨經濟困頓又女友懷孕的難題,舞蹈中流露了不安的氣息,渡真二郎馬上便捕捉到阿誠的不專注與夾雜,渡真二郎表明自己舞台出事前也有類似的麻煩,因心神不寧即慘遭意外。他鼓勵阿誠不必急著做決定,「錢」不是最重要的,「決心」比錢更重要。
演出時相伴的人生煩苦並不會減少,但如何以最純粹、最專注的姿態來呈現藝術,這也考驗著表演者的智慧;其中有淨除、抉擇、輕重緩急等處理人生世事的經歷與方法,挑戰舞者在俗塵雜務與藝術展演間周旋的手腕與能力。
藝術精神與訓練的傳承
毛利喜一郎曾如此說道:「頂尖舞蹈家渡真二郎的訓練會成為年輕表演者的財產」。藝術的傳承藉由上一輩優秀工作者的教育、啟發後輩而得以代代相傳且發揚光大。前輩的「訓練」不僅是技術的要求而已,也包括教導後輩面對藝術的正確心態與展現堅韌不拔的決心、毅力。
當阿誠的女友(北乃綺飾)向渡真二郎質疑男友舞蹈上要涉及的危險動作時,渡真二郎說道:「我想帶他(指阿誠)去見識他未觸及的高度,我看過好幾次,我相信他辦得到,他一定也能讓觀眾追隨。」渡真二郎希冀阿誠能邁向另一個嶄新、自信的新境界,期許他「藝高膽大」!
表演已道盡一切
當表演最主要的部份與最高難度的動作順利完成後,渡真二郎悄悄步出會場,毛利一縷幽魂與渡真二郎在東京鐵塔的遠照下於公園相遇。毛利說:「最後的表演如何?」渡真說:「我沒什麼好講的。」毛利又言:「表演已道盡一切,這是你的口頭禪。」
是啊!何需多言,當你看到他們完美又努力的演出時,就知道他們投注了多少心力與已臻至何種境界!
主要的五位舞者在舞台上的「拚搏」,除了令人感受到踢踏舞的明快、力度與技藝的高超外,更令人感動如此精湛的呈現,其背後又充斥舞者怎樣賣命且長期的苦練。
東京鐵塔不僅是一種地標的存在,也隱含著希望與夢想等豐富的意象。
台灣作家胡川安所著的《東京歷史迷走》說道:「 …東京鐵塔,充滿著對於未來的希望,也象徵日本戰後的復興。」(時報文化出版社,頁116)其又言:「這座通向天際的塔是日本技術與文明的成功,代表一個城市從破敗走向復興,同時也是愛情、親情與記憶的投射。」(頁115)
日本在歷經數十年的經濟低靡、地震天災的重創後,人心士氣已跌入谷底。因此我們會發覺療癒類或勵志類的電影在日本影界可是屢有所聞。個人以為片中出現的「東京鐵塔」應不是偶然的畫面,藉著此片,導演欲振奮人心,重新凝聚士氣,鼓舞國人再邁向另一高峰、開創另一個新的局面。
背後已形如火炬的東京鐵塔帶著溫暖,象徵著夢想與希望。
以舞蹈為主題的電影片在東方世界較少見,本片有一定的水準。
西方人在籌拍以音樂、舞蹈為主的影片是很早就成熟且表現自如;東方的國度以「舞蹈」作為主軸來籌拍電影的,似乎就很少見,更何況要達到一定的水準與高度。該片以西方的「踢踏舞」來開展,卻又能融合自己國家的特色,且舞藝的技術與水平又能當仁不讓,這確實使我們無法小覷日本在「舞蹈」藝術的水準與能力。本片後段頗完整的踢踏舞演出,真使人有美不勝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