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堂事件手帖》電視戲劇觀後感

鐮倉大佛.png

高德院是淨土宗的寺院,從江之島電鐵長谷站步行前來需時7分鐘,供奉的主神為日本國寶──阿彌陀如來像,也就是人稱象徵鎌倉的「鎌倉大佛」。(摘自網路)

 

 書店座落於古都「鐮倉」,可謂別有深意

        鐮倉為一古老的都城,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源賴朝(114759日-119929日)在1192年以此作為政治中心而展開其政權統治。鐮倉三方為群山所環繞,南側則面向海洋,擁有多數歷史悠久的寺院。

       戲劇裡的「文現里亞古書堂」在北鐮倉車站附近,在古都的懷抱裡,時間似乎很自然地往前追溯,與人的過去亦很輕易的聯繫起來。在如此的氣氛,從二手書去挖掘、探索書或人的歷史、內在,都是顯得氣息相通、順理成章的。    

       又古書堂位於曲折狹小且幽深的巷弄裡,彷彿也隱喻人心世界的幽微深奧與不欲人知。

古書堂.png

堆滿舊書的古書堂,書的世界與人的世界一倂探討。

 

披沙揀金、抽絲剝繭,從書與人我之間尋繹出線索、覓得真相    

     觀看此齣電視戲劇的第一集便折服於劇情安排的精巧十分。日本的小說或戲劇都可感到作家的「匠心」,但此匠心又築基在創意與機巧上,好似經多年栽培而出落得非常精緻的盆栽,雖充斥人為的造作,卻使人不禁驚嘆它的刻意完美。

       男主角五浦大輔將奶奶遺留下來的三十四冊夏目漱石全集送至文現里亞古書堂請求鑑定漱石簽名之真偽。而沉靜文雅的女老闆憑著對書籍歷史、版本、內容、作家等專業知識深刻的掌握、理解,加上細膩敏銳的觀察力與判斷力,竟能將大輔外婆一段塵封數十年、不欲透露的不倫戀將之曝光,那猶如「福爾摩斯」的辦案手法是很令人嘖嘖稱奇的!

       但更有味道的是不僅呈現女老闆的洞悉力或料事如神,而是那揭發出來的真相其背後所關涉的人情世故。大輔外婆早年婚姻不能自主,所嫁非人,只得私密的進行不被眾人祝福與認同的戀情;一輩子只能揪心、隱忍的埋藏下最熾熱深摯的愛戀,即便是臨死也不能鬆口。外遇戀情本是不光彩,很難贏得他人肯定;但大輔外婆如此曲折隱瞞了一生的委屈和情人間終生的情深繾綣,卻讓人很難不為之動容,格外憐憫感傷其不幸的遭際!

古書堂女老闆.png

優雅的古書店女老闆擁有舊書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對各式書籍極深的癡迷和熟稔度。

 

劇情有內外兩條線,彼此獨立又交織一起,很引人遐思

        共十一集的內容幾乎每一集皆可獨立,皆關連到不同作家的書籍與不同的人物情節:譬如第一集是從夏目漱石的《從此以後》一書尋探出男主角五浦大輔的外婆隱藏了一生的不倫戀;第二集則由日作家小山清的《拾穗·聖安徒生》一書的失竊,讓我們漸尋繹出劇中也是要角的背取屋書商—志田肇先生其失業、曾為遊民飄蕩坎坷的過往與小菅奈緒一段年輕失意的單相思戀情……除此之外,善於偵查世情的古書堂女老闆,她的內在,其消失好幾年、令其不願啟齒的母親,又隨著每一集的行進而實情越形明朗。此戲劇每集似乎是一章一回合、各自獨立完整的章回小說;但要角們潛藏的背景身世似一長線,綿長不斷的將一顆顆散落的珍珠串連起來,使獨立的各集因此又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繫。戲劇整體似斷非斷、似連非連,結構的內外演進與彼此交織,情節上之起伏轉折真是耐人尋思!

 

該編自三上延的小說,電視呈現的風貌不輸小說的描寫

        我是先看完戲劇,後再找書來覽讀,書籍確實還未閱畢。但若稍加比較兩者,我以為戲劇的呈現緊湊而精煉,改編的也合理順暢,應不會讓先閱覽書籍者感嘆影視的演出破壞原著的內容與情味。

       每一集最後面大都會以文字敘述與書頁畫面快速的簡介所牽涉書籍的大致內容,對於觀眾、尤其是愛書者更是促進其欲進一步瞭解或閱讀該書的動機。由書而帶動戲劇的演化,且進而再刺激、延伸戲劇外觀眾對此書的興趣,也可謂極高明的寓教於樂的方式。而對早已孰悉此書的觀眾,可能又使其產生一種心領神會、與書相契的暢快感!

古書堂書籍.png

由書籍改編成電視戲劇呈現,十分成功

 

戲劇一定要超華麗、大場面、斥資千萬,才能吸引觀眾嗎?

      此電視影集呈現原著和編劇家纖巧細膩,富有創意的構思經營。整齣劇不需昂貴的治裝、豪華的搭景,只需在人心版圖的深入鑽研;曲折幽秘的人心最引人入勝,勝過外在的虛浮臃腫。巧思比眩目更有看頭,對人性細緻的描摹比畫面的繽紛瑰奇更有其深度。我想影視娛樂雖也屬於視覺的建構,但還是有其側重與核心;日本的文學、戲劇不在戮力搏大,僅於人性的探索與結構布局的精巧創發便足以撐起自己的一片天,傲視群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ypanda0910 的頭像
    marypanda0910

    明月何皎皎

    marypanda09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