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鯤南(林濱)與南陔詩社
「日治時期的南陔詩社,是名聞全島的幾大重要詩社之一,與當時台中櫟社、彰化應社與興賢吟社往來頻繁,共成中部地區台灣傳統詩的文學網絡。」(張淑玲碩士論文:《台灣南投地區傳統詩研究》2003出版), 祖父大概在第四屆南投縣議員致仕(1967)、前社長吳維岳先生辭世後(1967),擔任第三任南陔詩社社長。
祖父在南投市中山路的住家是三層樓房,一樓以「務生醫院」售中藥材也兼看病問診,二樓有大廳與書房、日式榻榻米寢室;室內十分寬大舒適,布置兼中、日式,建屋材料都以上好木料構成。一進門即先嗅聞到中藥材自然的清香,至二樓往往會被一大片遼闊的大廳而震懾;而房內飾中國字畫、精美瓷器,又處處有幽蘭陳列,來客都會感到宅內既氣派又雅緻。
祖父任南陔社長時,老宅幾乎就是詩社成員聚會之處;較年長的表哥(大姑的次子─蕭英俊) 曾向我敘述眾詩友在家中當場創作、賦詩的盛況;彼時表哥尚童稚,與其他兄姊弟妹就在一旁嬉戲,然後他就看到詩人們在現場作完詩後,一個一個輪流、搖頭晃腦地,以台語古調吟詠自己的作品;這些詩人的活動與身影自今還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裡。
其實早在民國十三年,連橫《台灣詩薈》之「騷壇記事」的記載:「南陔吟社(南投)以五月五日假鯤南別墅開擊缽吟會,至者十餘人題為瀑布七絕庚韻,得詩數十首,錄台中張玉書氏選取。」即在日治時,南投老家已為騷客賦詠雅集的處所之一。我認為祖父在自宅邀集文人墨客一起從事文學創作,不僅讓家中成為文藝沙龍,也為南投傳統詩的藝文活動寫下歷史性的一頁。
祖母與南投老家一隅(繪者林耿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