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三百句》讀後感

 

一茶封面.png

作    者:小林一茶 

譯    者:陳黎, 張芬齡

出 版 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8/11/01

語    言:繁體中文

 

俳句文字以少勝多,充滿能量與畫面

     中國詩有所謂的「詩眼」,即指一首詩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或全篇最精彩和關鍵性的句子;所以詩眼好似綠葉襯紅花的那朵最顯目動人的花朵。俳句只有三句,基本是五―五共十七個音節所組成的,可謂極少的字數所形成的一首詩。這麼少的容量很難飽含娟篤的內容,但好的俳句如一小顆手榴彈,所引起的爆發力與震撼力是驚人的;又似煙火,點燃後於夜空的紛繁絢燦絕對是很難磨滅的畫面。所以精美的俳句就如簡緻的詩眼,擁有雋永的韻味與凝鍊集中的美感與力量。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然而詩眼畢竟不是整首詩,俳句在展呈他的純粹度時,卻也完足了自身。一樹盛開的櫻花,似乎僅是一畫面而已,但春風吹拂,氣候氛圍是寒是暖、為朝為暮?抑或瀰漫著如何的花香氣味?而瓣是安棲還是飄飛零落……俳句十七字的短小並不缺少它的形、色、味,可謂與完整堂皇的中國詩等量齊觀!

                                                                                                                

一茶熱愛大自然,與萬物為友

       只在人的世界踽踽獨行,恐怕是很容易受挫且狹隘難行的。上天降生不完美的我們,卻將完滿蓬勃的自然萬物與我們共生,如果不懂得欣愛大自然,不願彎身關懷周遭的鳥獸蟲魚,那應是我們多大的損虧啊!

       從一茶的詩常見他對自然、萬物的觀察和與之交融。自然豐富、慰藉著他於塵俗中所遭逢的貧困與失落;其領會眾生平等,遂對萬物充滿情感,因此使他的詩飽含無窮的童趣與天真。

    

品賞一茶詩

        以下從書裡所譯的一茶詩中選擇自己所愛賞的俳句,分享個人的品賞心得:

 

春日第一隻蝴蝶:

  沒跟主人打招呼,就直接

  闖進客廳壁龕       (47)

    春天何時降臨?有時過著過著就疏忽了節候的變化;當空氣中輕盈的蝴蝶輕振倏飛、一閃即逝,我們才發覺春的腳步已臨。一茶以「第一隻蝴蝶」來宣告「初春」的翩然到來;「沒打招呼」其實是將人對季節轉移的輕忽與驚詫表現出來;而空間上凹陷的「壁龕」也許是說春立即遍布充斥。全詩將人剎那間領悟四季遞嬗、春又乍臨的「瞬間感觸」描寫得極為生動。

 

∮孤獨―

  四面八方都是

  紫羅蘭……          (60)

 

一茶紫羅蘭.png

         以「四面八方」單一的花種―「紫羅蘭」來呈述「寂寞」的無處不在、無所擺脫,將自己包圍緊箍的那樣無奈感,僅三句、寥寥可數的字數就將無所遁逃的孤寂感展呈,確實高明。又整首詩充滿「紫羅蘭」的畫面,花形的浪漫美好、花的色澤氣味都給人延伸無盡的聯想,是怎樣的寂寞?而與花連結的又是怎樣寂寞的情懷?

 

∮這亂哄哄人世的

  良藥―

  遲開的櫻花          (85)

         櫻花彷彿避開人世的紛爭,選擇以「遲開」來表白她的優雅、從容與不爭。櫻花的存在,雖是靜態,但花樹的自開自落、毋悲毋喜、不爭不鬧……人的動盪喧擾,與之相較,自然似乎又為人類上了一堂課。

 

我的花友們,

  下次相逢―

  不知是何春?         (85)

         「花友」,可見一茶與大自然「好鳥枝頭亦朋友」的關係。「下次相逢― 不知是何春?」是作者感到今朝的花或許不是日後的同一批花的惋嘆;也許亦有一種「無常感」橫亙心頭,今日脫了鞋襪,明日還能穿嗎?誰能預料來日彼此健在? 抑或顯示一茶來去無定的征途生涯?     

 

∮牡丹花落,

  濺出

  昨日之雲雨          (69)

 

一茶牡丹花.png

        昨日之雲雨」是情愛的纏綿繾綣?「濺出」,可見當初承受雨露的深濃。美艷的花似乎像一名飽享人間情愛的靚女,在香消玉殞之際,吐出最後依戀的氣息! 

 

∮在元旦日

  變成

  一個小孩吧!          (81)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外在又春意盎然,生機蓬勃 ;然人內在是否也要梳理潔淨,將俗思雜慮滌除,再重返孩童無染的赤子之情?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保有赤子之情讓我們在動盪多變的紅塵裡,永遠有一份真淳與貞定!

 

∮一枝,即讓

  京都的天空呈形―

  啊,梅花             (85)

 

一茶梅花.png

          梅花與京都自有其淵源。京都「北野天滿宮」祭祀的是日本人敬重,相當於至聖孔子地位的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北野天滿宮」和九州「太宰府天滿宮」都是日本全國天滿宮之總本社。菅原道真生前即十分喜愛梅花,北野天滿宮裡栽植品種甚眾的上千株梅花,成為目今日本賞梅好去處。

        梅枝攲側橫出,天空就宛似一大畫布,任憑梅樹揮灑、點綴,另一茶似又敘說著梅與京都千絲萬縷的關係。

 

∮湯鍋裡―

  銀河

  歷歷在目            (89)

         飲食的「湯鍋」,象徵我們日常的生活,即使就此玩味,能凝思的人依然可活出宇宙的深奧寬廣。

 

∮在春天

  有水的地方

  就有暮色流連        (91)

    春水碧波,斜陽冉冉,整首詩就營造出一幅佳景!是「暮色」抑或「人」喜歡流連於春水之濱,說的迷離不清,這樣景沉醉於景或人沉醉於景,都有陶醉悠然的餘韻綿綿……

 

∮米袋雖

  空―

  櫻花開哉!            (96)

    現實打擊從不手軟,凡夫肉體,就要承受這赤裸真實的人生;但自然美景卻挺身而出,溫柔的包覆我們,甚為我們療傷止血。面對現實,人有時顯得卑微困窘;然不經意一瞥的絢爛繁櫻,卻支持著我們,使我們精神富足而振奮!

 

∮兩家,三家,四家……

  啊,風箏的

  黃昏!                 (97)

         書中譯註說道:「此詩以數字層遞,描寫風箏之漸飛漸高,有趣又富動感!」詩確實充滿畫面與動感;然此詩還有以「風箏」為主的視角,即風箏好像人一般看著自己愈飛愈高;如此,風箏脫離被人宰制的地位,產生一種風箏於暮色中自我玩賞、逍遙的趣味!

 

潺潺小川

  涼清酒……

  啊,木槿花            (99)

 

一茶木槿花.png

    木槿花在亞洲的栽種範圍多集中在韓國、日本和朝鲜半島這一帶,所以木槿花在日本應是常可以看到的、充滿日常性的一種植物吧!木槿花盛開於夏季(六〜九月),且再從第二句「涼清酒」(涼是動詞)著眼,詩應為作者抒詠炎夏的作品。

        小溪似乎歡唱著悠游過來,酒枕著清涼水,暑熱彷彿得到消解,溫柔美麗的槿花如佳麗,溫婉相伴,日常的景,日常的享受,也是幸福的滋味!

 

∮佛陀的目光也朝

  這裡投過來―

  啊,櫻花              (105)

        佛陀應是無塵欲、無塵想的,但連佛陀都不禁動了凡思,忍不住回首凝注,那樣的「櫻花」,是怎樣的天姿國色呢?

   

∮梅花的香氣―

  春天是件

  夜晚的事              (108)

       「春風又綠江南岸」,是春光明媚、生意盎然的美;然春天的美還有一種「幽靜的美」:「暗香浮動月黃昏」。在夜晚,晚風送香,梅是春之精靈,隨風瀰漫香澤,春神這時步履款款,優雅微吟,梅可謂為春夜增添幽美而浪漫的氣息。

 

∮蟬啊,

  你也想念

  你媽媽嗎?             (110)

    一茶自小失恃,對母親應有一種嚮慕與依戀。當他似乎有點天真而傻氣的問著蟬:「你也想念妳媽媽嗎?」此際恐怕也透露著孤兒心中的辛酸。沒有母親的護佑下成長,那種經歷與情境也只有自己默默承受、煢煢咀嚼!能向誰傾訴呢?又有誰能真正理解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ypanda0910 的頭像
    marypanda0910

    明月何皎皎

    marypanda09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