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寂寞不打烊》電影觀後感
上映日期:2020-05-22
片 長:01時50分
發行公司:海樂
導 演:賽德利克柯拉皮許(Cédric Klapisch)
演 員:安娜吉哈杜(Ana Girardot) 、 卡蜜兒克汀(Camille Cottin) 、 法藍柯波蘭德(François Berléand)
男女主角先是平行的兩主軸,各自發展,迄劇終才相識;劇情結構十分特別
與其他愛情片很不一樣的地方是一般男女主角往往在劇情開展的三分之一或至少一半以前要彼此相識,否則很難鋪陳愛情的相處,詮釋深刻的情愛交流;而該片卻是各自呈展男女主角的日常、工作、戀愛、與親友的相處、心靈的糾結掙扎等等,一直要到片尾,當二人牽手共舞、才終於正式會面,此刻即嘎然畫下句點,沒有後續。然而很巧妙的,二人平行生活卻不代表雙方不曾連結,從片首兩人不自知的相鄰坐在捷運裡,或其實就居住就在同一區的隔壁棟,所以生活場域所遭遇的,諸如藥局、地鐵、購物的雜貨店、所飼養的小白貓、最後學康巴舞的教室等皆是相同的;甚至各自的心理醫生是結識多年的友朋,只是當事者並不知覺。
我想人生真是如此,當兩人還未相遇、認識時,誰知道對方曾經與自己這麼近距離,在自己周遭徘徊、生活?上天將兩人牽拉、湊到一塊,廣漠人海裡,我們開始與某人產生連結,生命開始互動,那又是怎樣的因緣巧合?是如何充滿不可思議的神奇?
一直未結識的男女主角,其實幾乎就是鄰居,所以生活裡常有重疊的經歷,只是雙方並不知覺。
電影視角與內容的呈現有一種對世人的憐憫
該片展現了男女主角或巴黎城市的眾生相,每個人都負載著不同的心靈重擔;雖然或繁或簡、客觀鋪陳眾人的煩苦糾結,但可以感受此劇關懷巴黎這一大都會茫茫人海中、無數將被淹溺的凡人。
女主角梅蘭妮(圖右)失戀一年後,身心受創,難以平復,尋求心理醫師治療
法片具有哲思,總予人沉思的空間
透過劇情、人物對話,法片總是值得我們再三觀閱、思索。男女主角咸受往昔生命挫折的傷害:男主角雷米因妹妹早殤一直耿耿於懷,使致認為自己是帶給他人厄運者,因此對人生沒有信心,不敢嘗試追求幸褔;而女主角五歲時遭父親離棄,故而在處理愛情上總是沒有安全感,畏懼失去所以順從對方,然而失去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情愛與快樂。我們會發覺過去的心結若不解開,即我們不從問題的根源處去著手,那人生的烏雲、晦暗恐怕也無法掃除;雖然了解了不代表就能解決問題,但若要處理問題,鐵定要從源頭釐清。
另從男主角雷米選擇在大都市生活而非自己的故居,也可從中比較都市與鄉間對人的影響。鄉居因人較少,大家彼此關係密切,故個人行為常被放大處理,較受干擾而沒有隱私;都市是小小鄉間的無數倍放大,人遂成為滄海中之一粟,默默無聞的大多數就使人彷彿得到解脫、自由;但都市的冷漠、過快的節奏、高度的競爭和壓力,卻使每個人成為孤島,在疏離中晃盪,似乎沒有溫暖的明燈指引與可供靠岸包容的港灣。
再者片裡呈示人應懂得先愛自己,日後才能被愛;或人要勇於追求,對人生充滿信心;又藉由網路交友,以速食方式談戀愛的盲目、愚蠢,無法尋到對自己有意義的伴侶……總總情節、對話無異是給現代人數帖醒腦的良藥!
該片演員無論主角或配角皆扮飾合宜,情節發展亦很流暢自然
該片雖然提供許多我們思考的方針,但絕不顯說理的呆板教條,在劇情自然流暢的展演下,我們悲憫人世現實的苦難,眾生心靈的沉痾負累,好似也從中得到如何重整自己的方法。
又片中即使是配角也常有亮點表現。如賣雜貨的老闆,雖市儈油滑,但也是妙語如珠,讓人為其話語而莞爾;另為男女主角診治的心理醫生,他們的智慧、專業、奉獻,也使人感佩!
片裡處理各種雜沓紛繁的場景亦很熟稔自如,譬如親人或友朋相聚的熱鬧瑣碎、失焦的各說各話……高明的將我們真實生活裡熟悉的情境自然鋪展,於此,我以為導演的功力也是一流的!
雜貨店老闆(圖右)雖是配角,演技也很傳神;其推銷貨物的功力一流,妙語如珠,常令人不禁莞爾。